這兩天看了兩本倪匡的衛斯理,一本是《死去活來》,另一本是《身外化身》,
剛剛好看到幾句話,有點「一句話點醒我夢中人」的感覺,
其實自己知道不是「剛好」看到,而是最近有太多煩心事跟這個有關,
所以看到的時候反應才比較大一點。
從一些題材虛構的科幻小說裡面,可以得到這些在現實生活裡完全成立的結論,
自己也多多少少有點意外吧~
雖然這些話並不是單一指某些人或某些事,
而且這幾句話所給我的啟發也並不來自同一個來源,
但是,它們多多少少讓我對於「解開心結」又多邁進了一大步。
『網路上的通訊,虛幻多於真實,
即使長期通訊的雙方,對對方的了解也是虛多於實,
---不知道對方真正的姓名、不知道對方真正的身份,
甚至於不知道對方的性別.....
不知多於知,網路上假話多真話少.....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建築在這樣虛幻的基礎上,
實在很可怕!』
『電郵地址,其實並不是地址。
地址,應該實實在在有一個地方在那裡,
和地址有關的,也應該是一個有名有姓實實在在的人。
可是所謂電郵地址卻虛無縹緲,根本不知道在什麼地方,
也根本不知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然而卻偏偏可以和這樣一個類似影子一樣的存在進行溝通,
使得什麼叫做真實,變得毫無意義。』
我這幾天想了很多,才發現很多問題,
最最根本的,就是它的基礎並不是我一直以來所習慣的。
現在我人在美國,但絕大多數的朋友跟家人都不在我身邊,
於是就變的非常依賴網路的溝通。
不過,無論是 MSN 或是 E-mail,就算是用無名來溝通,
溝通的主要工具只有文字,
這對於人類傳統以來的溝通方式是很獨特的。
當人跟人面對面的溝通的時候,
除了你實際上說的話之外,同時對方也會接收你的其他的訊息,
比方說音調、表情、肢體語言等等。
就算是打電話,也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跟語氣,
但現在如果只有文字的話,在腦海裡 process 這個訊息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空白。
同樣一句話可以表達很多不一樣的意思,
而那同一句話可以表達的意思裡,有很多甚至是相反的!
當一個人在單純的使用文字溝通的時候,
除非兩個人之間已經對對方有很不可動搖的了解,
不然單就字裡行間的理解,絕大部份其實是自己加上去的詮釋。
那一句話的意思也就會從本來說的人想表達的意思,
變成了聽話的那個人自己的理解,
這個理解應該絕大部份是虛擬的才對。
如果就這麼剛剛好虛擬的跟實際上的相符合,
那這個溝通就恰好跟面對面講話一樣。
如果不同的話,就很容易引起比平常還要嚴重的誤會。
如果兩個人是面對面的溝通,聽錯一句話之後,
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改過來,也比較容易發現自己聽錯了。
如果是自己莫名其妙加了一大堆自己的感覺的話,
很有可能一開始錯了以後,就很難發現自己搞錯了,一直這麼錯下去,
因為開始錯了,之後要解讀其他的訊息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照著錯誤的方向繼續。
如果要發現的話,通常也都要等到很久以後了!
人總是會有種莫名其妙的自信的,
當你收到的訊息是你自己的解讀、是你自己的「作品」的時候,就特別容易相信。
況且人本來就有一個習慣,就是會去特別尋找證實自己想法的證據,
有時候甚至因此而忽略其他更明顯、指出你自己錯誤的提示。
我想,除非溝通的雙方已經有深厚的基礎,
不然在網路上感覺到的友誼,或者是任何感覺都好,
應該都要打折扣吧!
因為如果你覺得自己喜歡上一個素未謀面、只在網路上接觸的人,
你要怎麼知道到底你喜歡的是那一個人呢?
還是自己起碼加了七八成的、你自己心目中覺得的那一個人?
答案是,除非有一天你發現那個人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
不然你大概會一直喜歡虛擬的那個他/她吧!
所以像我現在這樣子,
整個人為了一個從來就不存在的事而又氣又沮喪又難過,
但是,how could you lose something you never had?
一件從頭到尾應該就不存在、沒發生,
又怎麼可以讓另一個人這麼氣又沮喪又難過呢?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如果之前那一切都是發生在現實生活裡,
如果都是面對面的講出那些話,我應該不會誤導自己的這麼嚴重,
也就不會有那些誤以為的事情發生了吧!
現在想一想,確實跟那個人並沒有我所說的「現實中的深厚基礎」,
因為今天收到一封鈴 Fee 的 e-mail 就發現了差別。
以我對她跟她對我的了解,加上之間這麼多年的友誼,
附帶之前國中三年傳紙條的歷史,
讓我在看她的 e-mail 的時候,可以說對她的意思至少 99%的理解。
(沒有人是 100% 了解另一個人的)
這才開始往「理解」又靠近了一點,
如果一直把這種單純文字的溝通誤以為是傳統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的話,
就會不斷的發生這種讓人很悶的事....因為我應該很早就會發現了。
之前講的還是很誠實的溝通呢!
如果單用文字溝通的話,一個人想掩飾自己的真正感覺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
一個人除非特別練過,不然當面撒謊的話,總是會有蛛絲馬跡。
不管試的再怎麼努力,講的話跟心裡想的不一樣,
總會有不自然的表情或是勉強的肢體語言,
仔細觀察的話,很容易發現。
也不見得一定要是撒謊,
如果一個人心裡感到難過或氣憤,他/她用字小心的話,要掩飾心情未免太簡單了一點。
這又讓網路上的「真實」多加了一個問號,
因為你所接收到的「真實」只是對方希望你接收到的版本而已。
就像衛斯理說的.....然而卻偏偏可以和這樣一個類似影子一樣的存在進行溝通,
使得什麼叫做真實,變得毫無意義。』
這樣純文字的溝通裡,那個影子的確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人所反映出來的,
但是影子本身卻絕大部份是我們自己創造的,
這個影子又變成不是那個人真實的影子了。
很複雜嗎?我反而覺得這已經解開我心結的一大部份了呢!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建築在這樣虛幻的基礎上,實在很可怕!』
真的可怕嗎?其實並不會,
只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種溝通的虛幻,
當你把虛幻當成事實,那才是可怕的開始啊!
(另外有一句話.....
『因為同樣的一句話,用來罵熟人,被罵者可以完全不當一回事。
用來罵陌生人,就可能因此產生血案。』
是這樣嗎?
我想在你們兩個的例子不是,
但是你們的例子跟虛擬的也有關係....
我覺得我已經想通你們這個誤會了,
放寒假,有空就想一想吧!)
- Jan 18 Wed 2006 23:18
虛擬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